找回密碼
 登記成會員
搜索
查看: 4378|回復: 0

[轉載] 拍片心得 D90 vs 5D2

[複製鏈接]
發表於 11-8-2011 11:41: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記成為會員,看更多精采內容!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登記成會員

×
DSLR拍片心得: D90 VS 5D2

source: http://www.dchome.net/viewthread.php?tid=617082

DSLR拍片, 可以用比DOF Adapter更便宜的價格, 得出超強的淺景深拍攝效果. 從早期示範影片所見, 低光拍攝的表現也非常強, 的確有很大的吸引力. 不過, 當你實實在在的用它們拍片時, 就不難發現很多的問題. 這些問題在不少討論區也有提及. 我本身曾經擁有過D90, 雖然試用一個Weekend就賣咗... 現在正在使用5D2, 所以都想同大家分享一下DSLR拍片心得.

產品內附的說明文件
不論是Nikon還是Canon, 對於影片拍攝, 似乎沒有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都只提及最基本的操作. 雖然官方網頁上還可以找到一些補充資料, 但在說明嚴重不足下, 詳細操作及機體特性, 甚至是設定值是否對影片構成有效影響, 請大家好好靠實驗去自行揣摩. 如果為了拍片而選購D90或5D2, 請先在Internet搜集資料及參考不同的討論, 對潛在的操作問題做好心理準備.

影片格式方面的考慮
D90採用的File Container是AVI, CODEC是M-JPEG. 編輯方面算是很方便, 多數軟件都可快速搜尋/預覽, 播放方面的系統要求較低.

5D2採用的File Container是MOV, CODEC是h.264. 編輯方面雖然也不算有很大的問題, 但播放方面的系統要求頗高. 個別廉價編輯軟件都無法編輯時快速預覽影片, 是比較大的問題, 不過Rendering方面倒是沒問題的.

對焦方面的考慮
D90在拍攝途中是不支援AF的, 不過在非拍攝時則可使用AF. LV中的AF有不同模式供選擇. Contrast AF的速度算是可用, 與使用D300相比算是大有進步(不過D300早就賣掉了, 所以無試過最新Firmware). 不過, 由於使用景深淺, 還是使用MF微調一下比較好.

5D2方面, 不論是否在拍攝中均可使用AF. AF是以按動AF On鍵啟動. 不過在對焦時可能會變動光圈/曝光, 並有著像迷焦般的龜速對焦檢定, 整個過程會在影片中紀錄下來. 因此, 在拍攝中AF幾乎不具實用性. 在拍攝前可快速地切入5x/10x放大, 對MF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在拍攝中途, 5x/10x的Focus Assist會被封住而不能使用.

無論如何, DSLR的影片普遍具備非常淺的景深, 用戶絕對地需要精確地控制對焦, 不應對AF存在不切實際的倚賴. 優良的手動對焦控制(如果自行DIY推桿幫助對焦/變焦環轉動的話會更好), 才是DSLR的最大好處.

持續拍攝時間的考慮
D90不光是影片本身有限時(5分鐘). 事實上, LV操作本身就是有限時的功能. 它就像咸蛋超人般, 限時一到就會強制退出LV模式. 這大概是避免CMOS Sensor過熱吧. 5D2方面, 感覺上沒有強制退出LV模式的限制, 單一影片以4GB為限, 時間約為12分鐘. 不過Noise方面好像有多少隨持續操作時間上升, 不過我沒有很深入地檢查相差有多遠. 無論如何, 拍攝影片方面有時限的問題並不是太大. 如果是拍Video Clip供剪輯用, 短短一兩分鐘也很足夠, 反正片段太長就會變成悶場. 要進行長時間的紀錄拍攝, 還是買一台AVCHD Camcorder比較好(不過AVCHD Camcorder拍攝時間也不應太長, 否則也可能引致CCD/CMOS過熱).

曝光/光圈/快門/增益控制問題
光圈跟景深的關係, 大概不用多說. 使用大光圈拍攝, 景深非常淺, 對焦的控制有相當的難度. 對於光圈控制, D90跟5D2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處理.

D90的話, 雖然曝光是自動的, 但在A Mode及M Mode下, 用戶均可在進入LV前手動設定光圈值, 並以EV+/-修正曝光. 不過在進入LV後, 設定的光圈值只對拍照有效, 對影片完全無效. 快門及增益均是全自動的, 用戶可控制只有EV+/-. LV的OSD上顯示的快門及ISO值(增益), 只會應用於硬照拍攝上. 因此用戶只可以憑經驗推測影片的快門及增益. 注意D90沒有獨立的AF-On鍵, 要是把AE/AF-Lock設置成AF-On, 便會失去AE Lock功能.

至於5D2方面, 不論任何模式均是全自動. 只要把LV設成影片的模式, 半按快門就可以得知光圈/快門/增益(以ISO值顯示). 可是其全自動的策略相當讓人感到困擾. Canon方面似乎是深感大光圈拍攝會令景深太淺, 擔心用戶無法準確控制對焦. 結果, 全自動的策略就是傾向使用最小光圈. 在光線充足下, 5D2往往把光圈設成鏡頭的最小值, 即使是使用ISO 3200也在所不惜. 只拍照片的人也許會認為ISO 3200對5D2而言應該是不痛不癢才對. 不過在影片拍攝而言, 高ISO的Noise絕對不好看. 如此的自動光圈/增益設定, 可以說是5D2的最大敗筆.

要在光線充足下使用大光圈, 就得讓5D2認為光線不足. 方法嘛, 一是使用ND Filter, 二是用手遮掩鏡頭, 在光圈放大後以AE Lock鎖住光圈/快門/增益, 再以EV+/-修正曝光. 在室內或晚間低光拍攝時, 5D2會自動傾向使用最大光圈, ISO值反而用不上那麼高. 要在5D2上自由控制光圈值, 不妨選用具光圈環的鏡頭, 再加上Adapter轉成EF Mount. 像Canon舊式的FD鏡或Nikon的優質D鏡(G鏡無光圈環)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些鏡頭配合LV Movie下的測光算是頗準確的, 配合EV+/-可應該大部分的拍攝需要.

入塵問題
兩部機的Sensor雖然都有防靜電塗層及壓電式除塵功能, 不過還是很會吸引塵埃的. 因此, 伯出外拍攝時請務必帶備除塵裝備, 並在每次換鏡頭後檢查入塵情況.

收音問題
兩台機體的內置收音都不太好, 比Sony/Panasonic/JVC等的入門Camcorder都要差. D90的話, 收現場音的話不妨配合其他錄音裝置. 至於5D2的話, 除配合其他錄音裝置外, 還可以插Mic進行收音.

振動/防震問題
D90及5D2雖然支援進階型快門線, 但似乎沒有操控影片拍攝的功能. 所有操作均直接在機身/鏡頭上進行. 因此操作產生的振動是頗大的問題. 不支援LANC線控, 好像有點可惜. 另外, VR/IS防震鏡可在拍攝影片時生效, 對減少震動有一定的效果.

白平衡控制
D90及5D2本身都提供了相當方便的白平衡控制. D90方面沒甚麼太特別的地方. 有趣的是5D2本身, 在平時以光學取景拍攝時, 使用指定色溫而要改變色溫的話, 需要進入Menu內設定, 即使使用Info畫面也是一樣要入Menu. 不過在LV中, 卻可用轉盤改變色溫值. 如此不一致的UI, 雖然有點奇怪, 但在拍Movie時很方便.

Video noise的問題
雖然有著不少高質素低Noise示範影片, 但實際使用上似乎非常難以掌握. 最大的問題, 在於Gain的控制, 在相機的說法就是ISO值.

D90本身似乎只會顯示拍攝硬照的ISO值, 無法顯示影片採用甚麼ISO值拍攝影片. 基本上, D90的ISO 200是0dB, ISO 400是+6dB, ISO 800是+12dB, ISO 1600是+18dB. 由於LCD無法反映Noise的實際程度. 另外, 機體似乎沒有任何3D Noise Filter, 即使硬照時只有微量的Noise, 在動態影片上也會變成頗明顯的動態Noise. 如果是啡色物件的Shadow位, Noise普遍是頗明顯的. 說實話, 即使是日照充足, 我想還是不要用小於F/5.6的光圈拍攝. 室內拍攝的話請務必使用大光圈, 對焦方面的問題請自己好好掌握.

5D2本身是非常有潛質的機體, Noise方面可以非常低, 優質拍攝的潛力比D90高. 不過總是把潛質及潛力掛在咀邊, 當然是有理由. 低光環境下用大光圈鏡, 效果出奇地好. 反而是在光線非常充足時, 機體經常自行選用最小光圈, 往往因此而把增益不必要地推至很高的水平. 基本上, 用遮黑鏡頭的方法也好, 用具光圈環的非EF鏡也好, 只要用上較大的光圈, Noise方面的表現算是非常出色.

Frame Rate的問題
5D2的"30 fps"是真正的30 fps, 而不是29.97fps, 也不支援香港使用的25 fps. 在混合使用其他機體的場合, 剪片上有一定的問題. 靠剪片軟件Resample可做到正確的影音同步, 但會對質素打折扣.
Note: 2010年3月中的5D2新Firmware將支援24、25fps, 並把30fps模式從30fps修正至29.97fps.

Moire的問題
這兩台DSLR比較讓人失望的, 是Moire的問題, 這大概是因為光學Low Pass Filter不是針對影片模式的解析度而設計. 在室內拍攝的話, 假天花及冷氣出入口等有格仔或平行線的物件很易讓Moire的Pattern能清楚的展現出來. 問題非常明顯. 靠淺景深避開高頻Pattern. 除此之外, 在鏡頭前加裝Diffuser Filter可以有一定幫助, 但須在Diffuser力度及除Moire上取得平衡. 太強的Diffuser可完全消除Moire, 但影像會變得模糊; 太弱的Diffuser則對Moire無甚麼效果.

Flicker的問題
兩台機體似乎都沒有內建Flicker Filter. 在日間拍攝到具50Hz/60Hz閃爍的光源或燈箱, 總是閃個不停. 這個問題還是使用軟件去解決吧.

Jello/Wobble Effect的問題
所謂Jello Effect(Wobble Effect), 就是像把啫喱放在檯面左右搖那樣晃動. Pan鏡的時候, 整個畫面都會傾斜, 如果是有大型物件移動, 該物件就會有奇怪的傾斜變形.

就這問題可見, D90的影片拍攝是相當半桶水的設計, 其CMOS可謂不太適合動態影片拍攝, 慢速Pan鏡或大型物體移動時都有著明顯的Jello Effect. 即使Pan鏡的速度不是很快, Jello Effect已經相當明顯.

在5D2上, 一般拍攝不易察覺Jello Effect. 不過在使用長焦距鏡時快速搖晃, 或在汽車高速行駛時拍攝旁邊的景物, 這個問題也是明顯的. 整體而言, 這已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小結
整體而言, 5D2的影片拍攝比D90好. D90的話, 影片拍攝大概可以當成贈品級的功能來形容, 不需要抱有太大的期望, 但拍近乎靜態的風景片段, 質素還算不錯. 5D2的話, 光是影片拍攝已經可以是選購它的足夠理由, 低光拍攝效果可以用驚喜來形容. 不過, 欠缺手動光圈/增益控制, 加上笨拙到可以用Bug來形容的自動光圈/增益策略, 令影片拍攝質素受著不必要的嚴重打擊. 雖然不至於沒有解決方案, 但配合EF鏡時的5D2實在不好用. 假如打算使用5D2拍攝影片的話, 我想使用FD鏡、M42或Nikon Ai-S/AF-D鏡等具光圈環的鏡頭會比較好. 對於很認真地拍片的人而言, 近日成成平賣的FX7及XH-A1其實都值得考慮.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登記成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聯絡|手機版|香港大笪地

GMT+8, 2-5-2024 12:29 PM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